近年来,美军航母在全球海域耀武扬威。但令白宫万万没想到的是,霸权衰落的篇章由此展开。
1.特朗普收到坏消息:新航母交付延期
近日,一份让白宫官员看了要跳脚的文件送到了五角大楼——美国海军最新一代"肯尼迪"号航母又要延期交付了!原计划2025年交付的航母如今被不断推迟,最新的交付时间已挪至2027年。
对于一直将中国当作假想敌的美国来说,似乎又失去了一个制衡解放军的筹码。
(“肯尼迪”号航母交付时间再度延期)
其实,这一切并非偶然。知情人士透露称,"肯尼迪"号延期交付的原因居然是"造得太快了"!没错,就是造得太快导致将"福特"级的技术毛病全盘继承过来了。这就像急着赶工盖楼,结果地基都没打牢就往上盖,最后只能拆了重建。
实际上,这也折射出美国航母技术困境与造船业危机。曾几何时,美国造船业是无可争议的顶尖存在。然而,时至今日,美国航母的建造正在遭遇来自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双重压力。
而“肯尼迪”号航母交付一再延期,更像是对美国霸权衰落的折射。
美国昔日的风光不再,霸权的阴影逐渐显现。"尼米兹"号航母明年5月就要退役,这意味着在"肯尼迪"号交付前,美军现役航母数量将从11艘降到10艘。而且"艾森豪威尔"号也计划在2027年退役,到时候美军航母数量可能进一步缩水。
而这似乎只是美国困境的冰山一角。
(美国造船业问题频出)
2."尼米兹"号航母难交付,到底是什么原因?
说到"福特"级航母,那可真是美军的一块心病。虽然装备了各种黑科技:电磁弹射系统、电磁拦阻装置、先进武器升降机,但这些"高科技装备"动不动就罢工!
以"先进武器升降机"为例,设计指标能把弹药运载量从4.7吨提升到10.8吨,结果实际使用中动不动就卡壳。更离谱的是电磁拦阻装置,在"福特"号上测试时创下了"平均20次拦阻就故障一次"的惊人纪录。要知道美国海军的要求可是至少连续16500次拦阻不能出故障,这差距简直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!
技术不成熟也就罢了,美国造船业的现状更是雪上加霜。建造"肯尼迪"号的亨廷顿·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现在面临熟练工人流失、供应链断裂的困境。美国海军自己也承认,从"星座"级护卫舰到"哥伦比亚"级核潜艇,几乎没有一个项目能按时交付。
现在的情况就是:一边是即将退役的"尼米兹"号,一边是迟迟不能服役的"肯尼迪"号。美国航母编队就像个破洞百出的渔网,这边补好了那边又漏了。更可怕的是,这种局面在未来几年可能还会加剧——美军舰艇即将陷入青黄不接的局面。
(“福特”级航母的电磁阻拦装置问题不断)
3.相比美国,中国海军已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
美国航母编队确实强大,这一点不得不承认。11艘核动力航母,每艘都是移动的海上堡垒,搭载着F-35C隐身战机、"超级大黄蜂"攻击机,配合E-2D预警机、EA-18G电子战机,再加上"标准-6"远程防空导弹、"拉姆"近防导弹和"密集阵"近防炮,构成远中近三层防御网。更别提核动力带来的无限续航能力,理论上可以全球巡航几十年不靠岸补给。这样的战斗力,确实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。
但问题是,时代变了。美国航母的优势正在被中国快速追赶,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被超越。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经下水,采用电磁弹射技术,一步到位对标美国最先进的"福特"级。
更可怕的是中国的造船能力——全球超过一半的造船产能在中国手里,而且中国采用的是模块化建造技术,航母分段建造、整体拼装,效率远超美国。美国现在唯一能造核航母的纽波特纽斯船厂,问题不断,造一艘"福特"级要花十几年,而中国造一艘8万吨级航母可能只需要美国一半的时间。
(福建舰服役的时间越来越近)
未来的海权格局已经显现端倪:一边是技术先进但数量递减的美国航母,一边是技术快速追赶的中国航母。当"肯尼迪"号最终服役时,它迎来的可能不是美国海军的黄金时代,而是一个中美海上力量此消彼长的转折点。这艘命运多舛的航母,或许会成为记录美国霸权衰落的一座里程碑。
景盛配资-配资资讯-配资开户网-股票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