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化工板块可真是热闹非凡。数据显示,细分化工指数近一月涨幅达11.84%,近三月涨幅23.66%,这波行情来得又快又猛。政策面上,"反内卷"持续推进,供给侧改革预期强烈,基金公司更是闻风而动,相关ETF规模从去年底的24亿元飙升至228亿元,增长了整整8.5倍。
看着这组数据,我不禁想起18年前刚接触量化数据时的场景。那时候的我,和现在大多数散户一样,面对这样的行情既兴奋又焦虑——兴奋的是机会来了,焦虑的是不知道该如何把握。
一、散户的困境:信息越多越迷茫
现在的市场环境,用"信息爆炸"来形容都显得保守。研报、讲座、专家观点、小道消息…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。但讽刺的是,知道的越多,反而越容易陷入焦虑:
持仓大涨了,纠结要不要卖出; 持仓不涨了,犹豫要不要换仓; 赚钱了,担心要不要止盈; 亏钱了,恐慌要不要止损。
展开剩余76%这种来回收割的焦虑感,我太熟悉了。究其根源,是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表象,而真实的交易行为却被掩盖在层层数据之下。
二、量化视角下的真相
记得多年前,我刚开始使用量化工具时,最大的震撼就是发现:原来我们平时看到的K线图,只是市场最表层的呈现。就像下面这个例子:
左边是传统的走势图,看起来就是一波反弹后继续下跌的走势,毫无亮点。但右边的量化数据图却揭示了完全不同的故事——在股价调整过程中,出现了「游资抢筹」和「机构震仓」两种特殊行为。
相比于传统方法只能看到两种交易行为,看到更多的交易行为,就意味着可以看到的资金意愿,才能提高胜算,。
这种反差在当下市场中比比皆是:
PS1:
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,是我用系统观察的「机构交易特征」数据叫做「机构库存」。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
PS2:
「全景k线」数据是将:机构库存、空头回补、资金交点、强力回补、强力回吐等共计五个数据,用不同颜色映射到对应的K线中,态进行映射。样,观察市场,能够更直观、更全面、更系统。
三、化工板块的量化密码
回到开篇的化工板块。为什么机构能提前布局?为什么ETF规模能暴增8.5倍?因为他们掌握着我们看不到的数据维度。
以某化工龙头为例:
表面看是随波逐流的走势,量化数据却显示机构资金在持续流入。这种"暗流涌动"的现象,正是专业投资者与散户的最大区别。
为什么传统方法现在越来越不好用,因为交易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导致传统方法根本无法识别新的交易思路,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交易思路进行升级,最近这几年我开始专心学量化分析方法,我觉得这方面的确领先国内很多年。
哪怕再看好后市,也不能
不要在自己不擅长的赛道硬拼。草根调研、基本面分析这些都不是散户的强项。 关注资金行为比关注消息更重要。好股票一定会引发资金争夺。 善用量化工具。在这个大数据时代,连你网购的偏好都能被分析,更何况是有规律可循的交易行为。化工板块的这波行情,政策红利只是表象,真正的驱动力是资金行为的改变。就像开篇提到的,行业已经底部震荡11个季度,现在供给侧改革加速,这种转折点的机会,往往只有通过量化数据才能提前捕捉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
发布于:上海市景盛配资-配资资讯-配资开户网-股票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